安全检查集中判图

当前各行业安检点人员配置相对固定,缺乏合理的分配调度机制,呈现出一些列问题,例如,不同安检点间存在较大的工作强度差异,安检人员工作不饱和,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因此,部分具备联网条件的安检通道,可以根据车站定位、客流情况、安检资源配置等情况进行了解,选取部分安检点进行集中判图应用,对判图工作进行统一调度,采用远程集中判图,释放安检点判图员工作,优化安检人员配置,实现安检业务的“减员增效”,提升数字化管理能力。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民航、铁路、地铁、寄递业、公检法等安检领域,效果非常显著。

一、系统优势

(一)模块化设计满足使用需要

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一个功能模块均可单独运行,可采用集中判图模式,也可采用智慧判图模式,集中判图和智慧判图亦可同时运行。智慧判图只需经过简单安装和调试,即可形成违禁物品和液体识别标注,不影响原有业务开展,兼容市场主流安检设备。

(二)高效的违禁物品识别能力

通过对安检图像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实现对旅客行李中藏匿的枪支弹药、易燃液体、爆炸物品、刀具、锐器、钝器、军警器械、工具、易燃易爆物品的实时检测和预警。通过独有的图像数据切割方法,分层、分类对旅客包裹进行全方位扫描,辅助值机快速锁定违禁物品,系统兼容所有品牌安检机,检出率高达98%以上。

(三)精准的液体识别能力

通过对安检原始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利用强大的违禁物品识别算法,可精准识别旅客包裹中携带的易燃易爆液体成分,如酒精、煤油、汽油、柴油、农药、油漆、香水、花露水,以及含酒精的各自按压喷雾等,并对液体成分进行精准标注,特大大提升液体物品的检出率,大大节约液体复检的时间,大大提高安检工作效率,该功能已在北京站测试并投入使用,效果显著,满足设计要求。

(四)低延时的数据传输能力

基于全域联网环境,设置在现场的智能分析仪实时采集安检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实时同步到值机终端,经值机员确认后发送至开包处置终端进行开包复检和处置。从数据的采集、显示结果,到发送结果,其延时均在100毫秒以内,大大提升安检确认效率和开包复检处置效率。

(五)强大的安检设备冗余能力

采用特殊的连接方式、技术架构和模块化设计,对安检设备进行实时的数据采集,当遇突发情况或设备故障,系统会自动切换至原有工作模式,保障安检业务可用性和连续性,不会因突发情况和设备故障导致安检业务中断。工作模式也可通过人工进行切换,使安检管理更具操作性和灵活性。

二、主要功能

(一)全域联网,实现安检数据数字化采集

为适应智慧化安检的发展需求,探索智慧判图、集中判图模式,已完成对北京南站安检机、安检门等安检设备进行统一接入及联网管理进行测试,实现设备远程监管、告警信息上报、数据汇总分析的统一管理。通过在后端设置智慧安检可视化数据平台,管理人员可对安检点、整个安检区域进行全局掌控,为集团公司实现安检提质和安检联网奠定基础。

(二)智慧判图,助力安检违禁物品快速识别

安检的核心主要是值机岗,其过检物品的判断很大程度取决于值机员水平。因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在长时间的工作压力下,错检、漏检时有发生。通过对安检设备进行简单改造,一个能够及时发现违禁物品并标记的“火眼金睛”应运而生。通过AI智能识别系统,可快速辅助值机员识别及查验违禁品,特别是对液体物品的识别,大大提高安检效能。违禁品库可根据需求进行补充、定制,形成符合铁路运营要求的违禁品库。

(三)集中判图,创新优化安检岗位人员配置

基于全域联网环境,通过搭建数字化平台对站区内所有判图任务进行集中调度,打破安检区域物理界限,通过将值机员进行集中,并向其均衡分配判图任务,解决安检点的判图压力,确保值机满足安检需求。根据客流压力/过检包裹数量,可灵活调配现场判图与集中判图模式,调整判图员数量,以达到判图任务和判图员的负载均衡,实现真正意义的减员增效。

(四)开包处置,实现安检全要素闭环管理

安检点搭建全息感知节点,前端安检设备实时采集安检相关多维业务数据,按需向后端智慧安检系统同步推送,实时更新以确保数据准确鲜活。安检点设置复检平台信息化节点设备,既开包处置终端,确保开包精检快速、准确,全程有数据支撑,摆脱纸质台账记录方式,让安检流程和结果数据管理更高效精准。

创新加入人包关联,将过检包裹可见光图片与X光图片精准关联,关联结果存储于后端,值机经确认后可实时推送至开包处置终端用于快速包裹定位,辅助安检流程闭环。

(五)AR实景,提高安检数字化管理水平

通过在集中判图区设置AR全景相机,在全域联网条件下,将视频中的背景信息运用标签化的形式进行结构化描述和实景化数据展示。通过AR实景地图,可掌握监控安检区域全局情况,调用虚拟标签从不同角度直观查看监控区域细节及各类标签信息,进而形成纵览全局和掌控细节的立体化防控系统,大大改善用户的监控体验、提高指挥效率,助力安检数字化升级。